第一部分:
讲座标签:
成果评奖、申请学位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、学术统计、学术热点、学术动态、学术社交、成果评价、成果分析、创作投稿、知识管理、碎片化学习、研究性学习。
讲座简介:
从实际问题出发,逐一解决以下疑问:
(1)如何查找前沿热点文献,了解和掌握最新研究动态,追踪主题引用,预测趋势?
(2)如何沿着引文网络理顺发展脉络,了解当前发展状况,找到高峰期?
(3)如何分类整理他人研究方法和试验数据?
(4)如何提出新方法,撰写研究成果并投稿?
(5)如何了解和学习最新学术研究方向,发现当前关注热点?
(6)如何与其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?
(7)如何按知识框架汇聚和沉淀知识?
(8)如何科学的进行文献资料收集和管理?
(9)如何对个人成果进行管理和统计?
(10)如何一键获取个人引证报告,辅助教师职称评定与成果评奖申报?
(11)如何为自己构建一个探究式学习环境?
(12)如何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知识学习并实时掌握全球学术热点文献?
第二部分:
讲座标签:
论文选题、知识发现、文献综述、学术翻译、工具书查找、小论文发表、学位论文撰写、学习资料管理、终身学习
讲座简介:
(1)从论文开题、查阅文献到毕业论文、论文投稿等全流程论文写作指导;
(2)通过知识资源的罗列,指导使用检索工具获取更加准确和权威的知识;
(3)培养自主获取信息、分析和评价信息的能力,构建探究式学习习惯。
第三部分:
讲座标签:
学科统计、学科评价、学科分析、学科对比、机构对比、人才评价、人才引进
讲座简介:
学科分析工具指导:
(1)从时间维度统计2006年至今的学科科研产出;
(2)基于高校、作者、学科等多视角揭示本学科及其科研人员的科研学术影响力;
(3)对接教育部学科评估指标检索各类评估数据;
(4)与同类高校的学科科研产出的横向对比或与985/211高校均值对比;
(5)检索本学科、各地区科研产出、影响力的统计分析数据;
(6)高被引论文、高下载论文统计,高频关键词分析,学科热点分析,代表作评价;
(7)多维度、深层次统计分析机构、学科、作者的中外发文、引证及下载等情况;
(8)历年数据的趋势分析,同一学科下的横向对比,单指标的比较和排序;
(9)特定群组、区域群组的单指标排序以及用户自选机构的对比分析;
(10)了解本机构的整体科研情况,包括发文情况、被引情况、有哪些重点学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