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馆李德昌、付微两位同志,在学校宣传部举办的“庆师,我为你祝福”文化大赛中,分别获得一、二等奖。两位同志的作品,不仅表达了对庆师的感情,也为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增光添彩。


激情燃烧大师范
--为大庆师范学院建校50周年而作
图书馆李德昌
一 创办
难忘一九六0年,松辽盆地打会战。
八方军民齐聚拢,神奇土地迎油汉。
人拉肩扛千辛苦,换来石油流不断。
矿区子弟剧增多,没有条件无书念。
教师奇缺廖无几,鸭笼教室真稀罕。
直到一九六五年,油田教育有改善。
会战工委急决定,一中原址建师范。
首任校长李文魁,郑重承诺发誓言:
创造条件也要上,没有经验摸索干。
当年招生没过度,培养师资速成班。
前辈领导真高兴,后顾之忧解决完。
师范学校诞生时,正置油人定胜天。
冰雪习惯当渴饮,狂风全当电风扇。
与油为亲结连理,许下良缘生死恋。
大庆油兴教育兴,有志之士扬风帆。
从此大庆有摇蓝,立志育人千千万。
二 续办
办学终止文革间,历史原因有停办。
时至一九七0年,黑龙江省来文件。
顺应形势有要求:大庆师范接着办。
地址选在老地校,通讯地址有暗含。
只写农垦二六场,让湖路区后公传。
一九七一春招生,新生力量金不换。
首批学员四百二,来自绥地十二县。
扩大招生复高考,始于一九七七年。
为缓师资仍不足,面向全省招学员。
从此越办越红火,借助油田求空间。
恢复建校何其难,半耕半读建校园。
初期学生最艰苦,忙种忙锄动刀镰。
三餐咸菜窝窝头,托坯抹墙不得闲。
晚上烧油暖地龙,周日劳作忙一天。
睡觉都是大通铺,物品易混互相翻。
经常到货火车站,相距七里往回搬。
会堂食堂两合用,师生轮流来做饭。
师生兴建干打垒,有股力量使不完。
聆听会战好传统,至今印在脑海间。
十年弹指一挥间,条件改观有完善。
中师名气响在外,后师不忘前师范。
没有十年打基础,后来发展无从谈。
“校址选在老地校释”:原北京石油地质学校,70年迁回北京。
三 师专
到了一九八0年,教育形势有发展。
进入省内高校列,形势所迫非梦幻。
时不我待盼崛起,升格之梦摆眼前。
借助大庆红旗亮,自身努力息相关。
人人摩拳又擦掌,难忘全校总动员。
学校处处找优势,大庆党委帮宣传。
首次升格终促成,师生员工完心愿。
学校晋升庆师专,批准机关国务院。
此次升格转层次,步入大专专业全。
办学条件有突破,油田师资全承担。
全省招收委托生,那是始于八八年。
放眼全省看教育,都有师专做奉献。
辛勤园丁呕心血,桃李成才遍地繁。
为人师表座右铭,高徒同声缘师严。
师专办学十三载,教师队伍有改观。
全力培养一万五,全省师资有充添。
四 高专
到了一九九三年,形势又有新发展。
应用学科初露芒,改变结构急眉燃。
延伸办学扩领域,应用专业天地宽。
又经中华国务院,学校转型办高专。
师范应用两并举,学生技能两双全。
顺应形势求生存,新的生命有空间。
高专全国第二家,特色依托大庆办。
外部油田搞委托,慕名而来合作缘。
办学质量名在外,龙江前名有高专。
探索调整与进取,成功办学又十年。
补充人才硕果累,省内省外百花鲜。
各界欢迎毕业生,得益高专改革篇。
五 师范学院
到了关键0 2年,领导班子劲冲天。
升本愿望齐论证,校舍师资有改善。
设备占地有充量,招生努力到万员。
哈齐中部缺师范,理应我校来承担。
省里同意无意见,合理布局规划完。
万般齐备欠东风,等盼专家来校园。
市局领导齐支持,多次临校搞特办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师生翘首有梦圆。
升本大事终促成,全校庆祝热浪掀。
师生员工一股劲,激情燃烧大师范。
从此办学有厚重,平台搭建人人谈。
步入全省本科校,有幸本科成一员。
定位准确应用型,华丽转身是首盼。
目标宏大有抱负,师范应用两齐全。
见证学校发展史,莫忘代代步维艰。
一部艰难创业史,莫忘前辈流血汗。
学校演绎有神奇,张张师生憨厚面。
待到远景灿烂时,回望簇簇锦画卷。
六 祝福
一晃过去五十年,回忆历史幕幕现。
原始学校干打垒,如今高楼任人观。
今非昔比两世界,旧貌新颜令人叹。
校园文化凝厚重,臻于至善校风传。
翻天覆地师范人,创新求实为人先。
追求卓越出良才,多少精英冒顶尖。
大庆精神来育人,特色学院齐夸赞。
铁人精神传家宝,代代学子倍觉甜。
回顾校史再教育,就算温馨忆当年。
难忘初期心酸时,往事悠悠令人叹。
艰苦奋斗莫忘本,乘势东风同心干。
恭祝黉宇千秋福,教育改革再登攀。